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也让人们联想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次发生由于二次供水污染导致的群体性中毒及腹泻事件,公众媒体也屡屡曝光二次供水设施的污染问题,使得国内民众及政府对二次供水环节的水质安全日益关注,对二次供水重要性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人民饮用水安全是二次供水必须保障的首要方面,有可能导致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点存在于水池(水箱)及其它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长期不清洗消毒或供水过程中等原因导致。其中,由于水池长期不清洗消毒或未加盖加锁,容易雨水和异物进入水箱内,池内淤泥沉积、蚊虫滋生、细菌繁殖,卫生状况差,容易滋生红虫。每年3月-5月、9月-11月是红虫高发期,且数以万计繁殖。专家认为,红虫不是寄生虫,吃了虽不会对人体有直接危害,但由于它本身带有的细菌及它的排泄物都能引起人的胃肠不适,导致人们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它作为水体不干净的“指示生物”,它的存在说明某个环节受到了污染。唯一的预防及治理方法就是定期对水池进行清洗消毒及池盖密封加锁。一般情况下,在洁净且消毒过的水中不可能存在红虫,除非供水过程中导致。 根据《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为保证二次供水水池水质,水池清洗消毒每季度不少于1次。为预防其他有可能存在的群体性事件,也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